2015年以来,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9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累计下降0.2893元/千瓦时,降幅29.52%,全年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104亿元。其中,2018年降低电价0.087元/千瓦时、2019年降低0.0923元/千瓦时,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务院“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任务,两年降价累计可减少相关企业成本约64亿元。
今年上半年,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4月1日起,降价2.53分/千瓦时;7月1日起,将再降6.7分/千瓦时。两次降价累计降低9.23分/千瓦时,降幅达到了11.79%,超额完成“10%”的降价任务,全年可降低用电成本约33亿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积极落实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要求,分四批合计降低用户用电成本1257.9亿元,平均每度电降低了7.9分钱,降幅达10.1%。
除了降低电价附加收费等直接的措施,扩大一般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规模,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进一步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这些举措均使得“电改”红利持续释放。
2018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总电量420.7亿千瓦时,直接降低用户购电成本5.8亿元。参与市场化交易主体数量扩大到965家,其中电力用户数扩大到876家,较2017年电力用户数增长330%,高新技术企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电力用户成交电量占交易总电量的比例达到58%。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4个行业10千伏(含6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新增电力用户不受年用电量标准限制,符合准入条件,2019年纳入电力市场化交易新、老用户准入名单的电力用户数达到1875家,较2018年电力用户数(876家)增加了近1000家,增长率达215%。28家售电企业纳入第二批售电企业目录。
各地均呈现电力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的状态。今年上半年,电力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电力市场主体突破10000家,总数达10899家。电力市场交易量也快速增加,上半年累计交易电量达165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超过2018年全年交易总电量,节约用户用电成本约7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规模。556.75亿千瓦时中,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达446.82亿千瓦时。截至今年上半年,交易中心交易规模连续4年翻番,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突破1700亿千瓦时,年度超过6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市场化电量占主电网售电量比例从2016年的14.1%上升到2018年的41.3%。
今年6月底,明确经营性电力用户的发用电计划原则上全部放开,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行业电力用户以及电力生产供应所必需的厂用电和线损之外,其他电力用户均属于经营性电力用户。国金证券(8.960, 0.36, 4.19%)研报预计,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全面放开,有望在今年带来2000亿至3000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增量。